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5.后来,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关于敬拜,他们说,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这时,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启示,他们说,启示发生在清晨,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在这种时候,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以及如何照之生活。当他们完全醒来时,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他们补充说,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
4918.“看哪,她腹里是一对双生”表教会的两大要素。这从“双生”和“腹”的含义清楚可知:“双生”是指这二者,即良善与真理(3299节);“腹”(即子宫)是指良善与真理被孕育和躺卧之地,因而是指教会的基本要素躺卧之地。“腹”在真正意义上表示有纯真在其中的婚姻之爱的至内层,因为在大人中,子宫或腹对应于这爱。由于婚姻之爱起源于对良善与真理的爱,这爱属于天堂的婚姻,在该婚姻的心脏处,还由于这婚姻就是天堂本身,或主的国度,而主在地上的国度是教会,所以“腹”或子宫也表示教会。因为教会在良善与真理的婚姻所在之处。正因如此,“打开子宫”表示由此衍生的教会教义(3856节),以及接受教会的真理与良善的能力(3967节);“从腹(或子宫)中出来或出胎”表示再生或重生(参看4904节),也就是被作出一个教会,因为凡再生或重生者,都被作成一个教会。
由于“从腹中出来或出胎”表示重生,因而表示教会,所以主在圣言中被称为“从出胎造就人的”、“叫人出母腹的”;经上称那些重生并被作成一个教会的人为“出胎”(经上或译出母胎,离母腹等),如以赛亚书:
造作你,又从你出胎造就你,并要帮助你的耶和华如此说。(以赛亚书44:2)
又:
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赛亚书44:24)
又:
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祂,使以色列到祂那里聚集。(以赛亚书49:5)
诗篇:
叫我出母腹的耶和华。(诗篇 22:9)
以赛亚书:
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余剩的要听我言,你们自从生下,就蒙我保抱;自从出胎,便蒙我怀搋。(以赛亚书46:3)
诗篇:
恶人一出母胎,就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诗篇 58:3)
此处“一出母胎,就疏远”表示与教会所培育的良善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表示偏离真理。何西阿书:
产妇的疼痛必临到他身上;他是无智慧之子,到了产期还是迟延于子宫口。(何西阿书13:13)
此处“迟延于子宫口”表示未处于教会所培育的真理之良善。
又:
他们的荣耀必如鸟飞去,必不生产,不怀胎,不成孕。(何西阿书9:11)
这表示教会的真理将完全灭亡;“生产”表示出生或诞生,“怀胎”表示正在孕育;“成孕”表示开始或正在产生。以赛亚书:
我原知道你行事极其诡诈,你自从出胎以来,便称为悖逆的。(以赛亚书48:8)
这表示自教会开始之时,这就是他们的品质。启示录:
天上现出大异象来。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她怀了孩子,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呼叫。(启示录12:1-2)
“妇人”是指教会(252, 253, 255节);她所披的“日头”是指爱之良善(30-38, 1529, 1530, 2441, 2495, 4060, 4696节);她脚踏的“月亮”是指信之真理(30-38, 1529, 1530, 2120, 2495, 4696节);“星”是指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2495, 2849, 4697节);之所以有“十二星”,是因为“十二”表示全部,因而表示信的全部事物(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怀了孩子”表示所孕育的教会真理;“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呼叫”表示它被艰难接受的事实。
5658.“我们分量足数的银子”表与各人的状态相称的真理。这从“银子”和“分量”的含义清楚可知:“银子”是指真理(参看1551, 2954节);“分量”是指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3104节);因此,“与各人的状态相称的真理”就是与他们所能接受的良善相称。圣言的许多地方都提到分量和尺寸;然而,就内义而言,它们不是指分量和尺寸。相反,分量表示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尺寸表示事物在真理方面的状态。这同样适用于重量和空间;自然界的重量对应于灵界的良善,空间对应于真理。原因在于,天堂,即对应关系的源头既没有重量,也没有空间,因为空间在那里并不存在。诚然,拥有这些属性的事物似乎存在于灵人中间;但这些事物是由这些灵人之上的天堂中的良善与真理的状态所产生的表象。
“银子”表示真理,这在古时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古人将这个世界的几个时代从初至末划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在此之上,他们又加了一个泥土时代。当纯真和完美存在时,并且当人人都出于良善行良善,出于公义行公义时,他们就称这些时代为“黄金时代”。当纯真不复存在,但仍有某种完美,这种完美不在于出于良善行良善,而在于出于真理行真理时,他们就称这些时代为“白银时代”。他们给比白银时代更为低劣的时代起名为“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
他们如此命名这些时代不是出于比较,而是出于对应。因为古人知道“银子”对应于真理,“黄金”对应于良善;他们通过与灵人并天使交流而得知这一点。因为当高层天堂讨论良善时,该讨论在他们之下那些处于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的天使当中就显为黄金;当讨论真理时,该讨论在那里就显为白银。有时,不仅他们所住房间的墙壁,就连里面的空气都因金银而闪闪发光。在出于良善而处于良善的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天使的家中,可以看见金桌子,金灯台和许多其它物件;而在出于真理而处于真理的天使家中,则可以看见银制的类似物件。然而,如今,有谁知道古人正是出于它们的对应关系而称这些时代为黄金和白银时代?事实上,如今有谁知道关于对应的任何事?不知道这一切的人,尤其认为快乐和智慧在于争论这种观念是真是假的人,无法开始知道属于对应关系的无数方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